HOME 社會的思辨課 社會思辯課
該如何教育大的孩子讓小的孩子呢?
2021.06.08
社會思辯課

該如何教育大的孩子讓小的孩子呢?

禮讓,是人們的一種美德,只要家裡有兩個以上孩子的爸媽,都會希望能夠孩子能夠學會禮讓,但為什麼會有家長提出這樣的困擾呢?
 
主要是來自於,我們在教導孩子禮讓的過程中,好像變成了一種逼迫、讓孩子很不快樂,弟弟妹妹想玩玩具,開始哭鬧,這時候只要一叫哥哥姊姊讓玩具給弟弟妹妹,他就開始不高興、甚至鬧脾氣,有些家長會說「你是哥哥,要讓著妹妹」,可能一次兩次有用,但總有幾次,他會不願意、他會不想讓。
 
該怎麼辦呢?在這一集奇葩說當中,黃執中老師提出了幾個觀念,我們認為非常值得跟大家分享:
 
首先,是要先讓大的孩子有安全感。
甚麼是讓呢?其實是分享,就是將我所「擁有」的東西,分享給另一個我喜歡的人。
 
所以,如果我們要讓孩子學習「讓」,要先保持孩子的安全感,像是玩具,有些爸爸媽媽會跟大寶說,你要分給弟弟妹妹玩,那哥哥姊姊會怎麼想?
對他而言,在二寶還沒出生以前,玩具都是他的,自從弟弟妹妹出生以後,玩具都被分走了。那在哥哥姊姊心中,這樣的讓,是把所有權給搶走了,弟弟妹妹會成為他的對立面。
 
那下次,這個沒有安全感的孩子,就會把東西握得更緊,不僅沒有學到分享的快樂、更不會心甘情願的放手。
 
所以,真正的禮讓,不能用逼的,要先確保大孩子的安全感。
 
我們可以跟她說:「姊姊,這個玩具是你的,但是妹妹很想要。妳可以想一想,要不要讓給妹妹。」
 
這樣的話,我們把選擇權交給大孩子,她就知道自己可以做出選擇,反而會比較心甘情願地去分享、去體貼。
那如果,哥哥姊姊就是不讓,我們該怎麼辦呢?來看看第二點。
 
第二,我們要讓孩子有尊嚴感。
 
在家庭溝通中有一句話:「關懷是透過傳遞的。」
 
我們希望大的孩子關懷小的孩子,那我們需要花更大的力氣去關懷大的孩子,他在安心之餘,知道自己是受到爸媽疼愛、尊重的,也才會跟爸媽站在同一陣線,一起關心弟妹。
 
甚至很多時候,爸媽可以自己做起黑臉、把白臉給哥哥姊姊做,弟弟妹妹要玩具,我們可以說:「這是姊姊的,你要問過她才能拿。」
如果姊姊選擇讓,那就可以跟弟弟妹妹說,「是姊姊決定要讓給你,妳要感謝姊姊喲!」
 
我們會發現,孩子很聰明,他們知道那些東西是自己擁有的、那些東西是別人禮讓的,這時候,大孩子可以就學會分享、小孩子則學會感恩。
 
孩子們也能感受到,即便是在家裡,有些事情也是我能夠自己做決定的,這就是尊嚴感的來源。
最後,我們不要忘記了,走到職場,會有無數人壓著我們孩子的頭,逼他禮讓;好的機會、好的業績、好的升遷,可能都要禮讓。
我們從小教育孩子有尊嚴的禮讓,其實正是給孩子正確的觀念,讓他知道,有些禮讓不太對勁,我爸媽在家裡教我的禮讓不是這樣的!這只是壓迫與搶奪而已。
 
看完執中老師的發言,我們覺得獲益良多,整理成上面的兩點跟大家分享,執中老師是溝通表達的專家,結合了家庭溝通心理學的理論後,告訴我們在教育孩子當中可能出現的誤區。
 
思辯教育就是如此,很多人會發現,我們沒有特別煽情的故事、甚至沒有華麗的辭藻金句,重點是看見原本大家所沒有發現的角度,更大的意義是,他可以讓更多人聽完這些觀點之後,回到生活中,重新改善自己的互動與溝通模式。

延伸閱讀:
文章內容剪輯影片
完整影片內容
BACK LIST

TOP